ENGLISH
搜索
践行科技成果科普化之“神奇的电”科普活动
2019-06-21   今日浏览量:1   历史浏览量:8473

      践行科技成果科普化科普系列活动是在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主任、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丁文江院士的关心和指导下,由交大教授专家组成的科普志愿者团队提供精准科普的实践活动。

      本期科普志愿者简介:杭弢,副教授,博导,电子材料、能源材料领域科普专家,具有丰富教学经验。

      2019620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科普专家志愿者杭弢副教授来到华东师范大学紫竹附属幼儿园,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活泼生动的科学启蒙课—“神奇的电”。

杭弢老师为华东师范大学紫竹附属幼儿园做“神奇的电”科普讲座

      杭弢老师通过提问“电是从哪里来的?”开始电科学的启蒙,在听取小朋友们的回答后,慢慢引入电的概念和用途。随后,杭弢老师带领孩子们摩擦玻璃棒产生静电,进行静电吸附小纸屑的实验,当孩们看到小纸屑被吸附在玻璃棒上的时候都开心地欢呼起来。

杭弢老师带领孩子们做摩擦生电实验

      随后,杭弢老师就电的作用、电池的原理做了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带领孩子们进行了“水果电池”的实验。当孩子们看到小灯泡被苹果组成的“水果电池”点亮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完全被这神奇的“水果电池”所吸引。

杭弢老师带领孩子们做“水果电池”实验

      最后,杭弢老师还为孩子们讲解了用电安全常识,并带领孩子们认识电源、插座等。让孩子们了解电可能带来的伤害,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

通过这次科普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电、电的作用、电池的原理等,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欢迎有志从事科普公益事业的老师联系交大氢科学中心办公室主任、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杨海燕加入科普专家库,一起践行科技成果科普化、提供精准科普服务、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理念。

作者:姚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