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成立于2018年6月,是国际首家致力于氢能源、氢医学、氢农学研究的交叉平台,是首家聚焦“氢”领域关键共性科学问题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是上海市和上海交通大学战略性布局的前沿交叉平台。
氢科学中心集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于一体,围绕氢制备、氢储运和氢应用等关键共性技术,以前瞻性科学研究为主,兼顾应用基础研究,实现引领性原创性科学成果的重大突破,实现氢科学整体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最终打造氢科学研究策源地,建设成为氢科学国家战略研究智库,为氢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中心拥有1个交叉科研中心、3个基础研究平台、3个应用示范基地。汇集氢科学领域专家6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中青年领军人物及四青人才29人。中心已建设研究生课程“氢能技术与材料”、“氢科学基础及应用”、“氢电化学”等,并已开展氢医学和氢农学交叉学科学生培养,最终建设具有交大特色的“氢科学”专业。
中心本着“以人为本,有进有出,只求所用,不求所有,动态发展” 的人才队伍建设理念,动态引进国内外致力于氢能源、氢医学和氢农业的创新人才,建设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
-
从应用需求出发开展多层次的前瞻性基础研究,综合校内相关团队的研发优势,通过多学科和多技术的深度融合和交叉,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及关键共性技术重大突破,将本校级平台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氢科学及技术创新中心。
中心计划三年内建成上海市氢科学研究平台。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及关键共性技术重大突破,支撑上海市氢产业发展;五年内建立国家氢科学研究平台,为我国未来的能源环境转型、生物医药、农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十年内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氢科学及技术创新中心,汇聚氢科学领域国内外一流人才。 -
平台将全程开放吸引、引进上海交大乃至全球优秀科学家,使本平台成为汇聚该领域国内外一流人才的研究中心,成为培养我国氢科学及技术青年才俊的摇篮。
该研究平台的科研产出将引领世界氢科学技术发展,并为我国未来的能源环境转型、生物医药、农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
主任 丁文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主任,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从事先进镁合金研究30多年,2000年创建上海交通大学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凝聚了300多人的研发团队,实现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工程化和技术转移的良性互动。从事氢科学特别是固态镁基储氢材料的应用研发10余年, 2019年创建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致力于氢科学领域的前瞻性基础研究。在SCI/E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6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0余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常务副主任 邓涛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致远”讲席教授,中组部特聘专家,科技部十三五材料重点专项专家组成员。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6),博士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2001),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后于2003年进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全球研发总部工作。2012年回国加入上海交通大学。
-
副主任 邹建新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上海市曙光学者,法国洛林大学客座教授。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教委创新重点项目,中法徐光启合作计划项目。
-
主任助理 杨海燕
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国家公派澳大利亚蒙纳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办公室主任,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参与撰写英文专著一本。

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
电话:021-54740302
邮箱:qingzhongxin@sjtu.edu.cn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