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搜索
  • 金放鸣
    人物简介

    金放鸣,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原日本东北大学教授,现日本东北大学客员教授,日本东北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科Fellow,清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清洁化学转化生物质废弃物及CO2为新生资源和能源,及以水热处理有机废弃物和有害有毒物研究,提出了模拟自然加速地球碳循环本质性解决能源枯竭和 CO2 问题的新概念,被誉为“水热转化有机废物与 CO2 第一人”。 主持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1项重点项目)、2项“863”项目,1项上海市科委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包括EES、JACS、ES&T、Green Chem等环境、能源化学领域高水平期刊),连续入选2018及2019 Elsevier高被引中国学者,编写英语专著3部,参与组织国际会议多次,多次受邀在重大国际学术会议(如ACS年会等)上发表重要报告。

    研究方向

    1. 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2. 生物质以及固废资源化利用;

    3. 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4. 模拟地质水热制氢;

    5. 源头污染控制,绿色、环保新技术

    科研成就

    1、有机废物的水热高效资源化转化:首先发现了水热环境中,各种常规难处理的有机废物/生物质分别转化为高附加值产物如甲酸、乙酸及乳酸的新反应,揭示了反应机制,构建了可控转化途径的策略,首创了有机废物/生物质分别产甲酸、乙酸、乳酸的最高收率记录。

    2、模拟地质水热制氢:通过模拟地球深部的水岩反应,利用非贵金属(FeNiCoZn等)同高温高压水反应,实现快速高效产氢,得到氢气产率高达98%

    3CO2的水热高效资源化转化:本着模拟化石燃料非生物成因及深海热液生命起源的自然现象, 创新性地提出了金属水热分解水原位还原CO2的思路,首次发现金属自催化CO2或碳酸氢盐高效、高选择转化产甲酸的新反应,首创近90%的最高收率,并揭示了金属自催化机制,攻克了CO2还原反应中如何廉价、便捷地产H2,同时高效还原CO2的最主要难题。

    4、有机废物与CO2的协同资源化转化:首次发现生物质废弃物甘油低温高效还原FexOy的新奇反应,提出了经由金属/金属氧化物循环的有机废物协同还原CO2的新型碳循环模式,为突破负碳效应的CO2还原及人工光合作用效率低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荣誉奖励

    2007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2011年,上海市首批上海“千人计划”专家

    2016年,国务院特殊津贴